新闻中心
News Center生产区(如机械加工车间、自动化生产线、危化品存放区)常存在设备高速运转、物料频繁搬运、危险区域集中等情况,人员若误进入未授权区域(如机械臂作业区、高压设备区),易引发碰撞、触电等安全事故。传统的标识牌、物理护栏仅能被动警示,难以实时提醒人员进入风险。区域防护光栅凭借 “实时检测 + 分级提醒 + 联动预警” 的优势,能在人员靠近或准备进入危险区域时,主动发出提醒并联动防护,让生产区人员防护从 “被动警示” 升级为 “主动干预”,成为生产区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。
生产区人员进入管理存在三大痛点,传统防护方式难以解决,区域防护光栅能精准应对:
(一)标识牌易被忽视,提醒效果弱
生产区的 “禁止进入” 标识牌常因环境杂乱、人员注意力集中在操作上而被忽视,尤其是新员工或外来访客,易误闯入危险区域。某机械厂的机械臂作业区,曾因新员工未注意标识牌,误进入后被运转的机械臂碰撞,造成轻伤。
(二)物理护栏灵活性差,无法动态提醒
物理护栏虽能隔离区域,但生产区需频繁调整设备、搬运物料,护栏常被临时拆除或移动,导致危险区域暴露;且护栏无法在人员靠近时提前提醒,只有等人员触碰后才察觉风险。
(三)多区域协同作业,人工提醒不及时
大型生产区(如汽车总装车间)多设备、多人员协同作业,人工巡逻提醒存在 “覆盖不全、反应滞后” 问题,若某区域突发设备启动,难以及时通知周边人员避免进入。
区域防护光栅通过 “分级检测 + 多维度提醒”,在人员进入前、进入时、进入后形成完整提醒链条,确保风险可控:
(一)预警提醒:人员靠近未进入,提前警示
在生产区危险区域的 “预警边界”(距离危险区 1-2 米)安装区域防护光栅,形成第一道提醒防线:
1.光栅布设:将光栅发射器、接收器沿预警边界安装,形成环形或直线型光墙,覆盖人员可能靠近的所有路径;
2.提醒方式:当人员进入预警区(遮挡光栅边缘光束),光栅立即触发三项预警:
· 现场声光报警:发出 “滴滴” 提示音(音量≥80 分贝),同时报警灯闪烁(红色),提醒人员 “前方危险,请勿靠近”;
· 区域广播提醒:通过生产区音响系统,播放 “XX 区域设备运行中,禁止进入” 的语音提示,覆盖周边 50 米范围;
· 管理端预警:向车间管理室的监控屏幕发送预警信息,显示 “XX 位置人员靠近危险区”,方便管理人员远程提醒。
某汽车零部件生产区的焊接车间,用预警提醒后,人员靠近危险区的次数从每月 15 次降至 3 次,且均在进入前撤离。
(二)拦截提醒:人员强行进入,联动防护
在危险区域的 “核心边界”(距离危险区 0.5-1 米)安装光栅,若人员无视预警继续进入,光栅启动拦截提醒与防护:
1.强制提醒:声光报警升级(音量提升至 100 分贝,报警灯变为 “红闪 + 蜂鸣”),同时光栅向危险区内的设备发送 “暂停指令”(如机械臂减速、传送带停止),避免设备运转造成伤害;
2.物理拦截联动:若生产区配备自动门、升降护栏,光栅可联动这些设备 —— 人员进入核心区时,自动门关闭、升降护栏升起,物理拦截人员继续深入;
3.人员定位提醒:通过光栅与生产区人员定位系统联动,向闯入人员的安全帽智能终端发送 “立即撤离” 的文字提醒,确保人员及时察觉。
某危化品生产区的原料存放区,曾有人员无视预警进入核心区,光栅立即联动升降护栏升起,同时暂停周边输送泵,避免了危化品泄漏风险。
(三)特殊场景提醒:适配生产区复杂需求
针对生产区的特殊作业场景,区域防护光栅可定制提醒逻辑:
1.临时作业提醒:当生产区某区域进行临时维修(如设备检修、管道更换),工作人员可通过光栅控制器设置 “临时提醒模式”—— 非维修人员靠近时,除常规声光报警,还会播放 “此处维修,禁止入内” 的定制语音;
2.物料运输提醒:生产区物料运输通道与危险区交叉时,光栅可联动运输车辆的警示系统 —— 车辆靠近危险区时,光栅提醒车辆减速,同时提醒危险区内人员注意避让;
3.夜间值守提醒:夜间生产区人员较少时,光栅切换为 “夜间值守模式”,若有人员进入非值班区域,光栅除报警外,还会联动监控摄像头录像,并向值班人员手机发送提醒短信。
生产区场景 | 光栅提醒方式 | 联动设备 / 系统 | 核心效果 | 适用区域 |
机械臂作业区 | 预警声光报警 + 设备减速 | 机械臂控制器、现场报警灯 | 人员靠近即提醒,设备同步减速 | 汽车焊接、电子装配作业区 |
危化品存放区 | 升级声光报警 + 物理拦截 | 升降护栏、输送泵控制系统 | 人员进入即拦截,设备暂停 | 化工原料、试剂存放区 |
临时维修区域 | 人员定位系统、安全帽终端 | 人员定位系统、安全帽终端 | 非维修人员靠近即精准提醒 | 设备检修、管道更换区域 |
夜间值守区域 | 监控摄像头、值班人员手机 | 监控摄像头、值班人员手机 | 异常进入即录像 + 远程提醒 | 夜间生产、无人值守区域 |
1.光栅选型适配环境:生产区粉尘多、潮湿的区域(如铸造车间、喷涂车间),需选 IP67 及以上防护等级的光栅,避免粉尘、水汽影响检测精度;噪声大的区域(如冲压车间),需选高分贝报警灯(亮度≥500cd),确保提醒可见可闻;
2.定期测试提醒功能:每周手动模拟人员进入场景,测试光栅的预警、拦截提醒是否正常,联动设备是否能同步响应,避免因线路松动、程序故障导致提醒失效;
3.人员培训到位:新员工入职、外来访客进入生产区前,需培训光栅提醒信号的含义(如 “红闪 + 蜂鸣” 表示需立即撤离),避免人员误解提醒信息,延误撤离。
区域防护光栅对生产区人员进入的提醒,核心是 “将安全提醒融入生产流程,变被动为主动”—— 通过预警提前警示、拦截强制防护、特殊场景定制,全方位覆盖人员进入风险,既不影响生产效率,又能最大程度保障人员安全。在强调 “安全生产优先” 的当下,区域防护光栅已成为生产区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,助力企业实现 “安全与效率双赢”。
安协生产区专用区域防护光栅,支持多场景提醒逻辑定制,可与生产区设备、定位系统灵活联动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获取《生产区人员提醒防护方案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上门勘测现场,设计适配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