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大型冲床(吨位≥100 吨)因滑块行程长、模具尺寸大、作业区域广,安全防护难度远高于小型冲床。安全光幕作为其 “第一道安全防线”,安装规范与否直接决定防护效果 —— 位置偏差、联动错误不仅挡不住危险,还可能因误报影响生产。本文结合大型冲床特性,拆解 6 大核心安装要点,帮助企业规避误区,筑牢安全屏障。
(一)按冲床参数选对光幕型号
大型冲床的滑块行程、模具开口尺寸直接影响光幕选型,选错易致防护不足:
1.防护高度:需覆盖 “滑块下止点时模具开口最大高度 + 冗余”,避免手臂误入未被检测;
2.检测距离:按工作台宽度选,预留 20% 冗余,确保发射器与接收器稳定对接;
3.抗振等级:冲床振动幅度大,需选抗振≥IP65 的光幕,防止光束偏移。
某机械厂给 200 吨冲床装防护高度不足的光幕,险些因漏检引发事故。
(二)清理区域,标记基准线
1.清障预留空间:移除工作台周边废料、工具,冲床旁有管道或电气柜时,预留 300mm 以上安装空间,方便后期维护;
2.标记关键线:用激光水平仪在冲床机身两侧标记水平基准线,确保光幕高度一致;同时标记 “安全距离线”—— 光幕与模具边缘距离≥滑块紧急滑行距离(通常≥500mm)。
(一)精准固定:抗振防移位
1.重型支架 + 防松固定:用厚度≥5mm 钢板做支架,M10 以上防松螺丝固定在冲床机身,支架底部加 10mm 厚橡胶防震垫,减少振动传递;
2.对齐校准:光幕发射器、接收器固定后,用水平仪调至高度差≤2mm,中心线与模具开口中心线对齐,避免盲区;
3.线缆防护:电源线、信号线用金属波纹管包裹,沿机身固定(每 300mm 装线卡),接头用防水胶带密封,防油污渗入。
(二)位置校准:全区域覆盖
1.高度覆盖危险区:光束需从 “模具开口最下端” 覆盖至 “滑块下止点上方 100mm”,确保滑块下行时无检测死角;
2.多组拼接防盲区:工作台宽超光幕检测范围时,多组光幕拼接,相邻光束重叠≥50mm,同步信号确保触发时同步停机;
3.盲区补防:滑块两侧、模具后方加装小型补光光幕,与主光幕联动,消除隐蔽盲区。
(三)联动调试:急停同步
1.硬线连接保可靠:光幕输出信号用硬线连接至冲床 PLC 急停端子,避免无线延迟,测试时遮挡光束,确保冲床≤0.1 秒内停机;
2.设联锁与复位逻辑:冲床控制系统中设 “光幕故障联锁”(光幕异常则冲床无法启动),光幕触发停机后需手动复位,防误操作;
3.测试滑行距离:滑块下行至距模具 100mm 处遮挡光幕,记录滑行距离,超安全值则调制动系统。
(四)防油污:适配恶劣环境
1.镜头护罩:发射器、接收器镜头加 5mm 厚透明亚克力护罩,密封防油污附着;
2.外壳密封:外壳缝隙用耐油密封胶填充,油污严重时加装不锈钢防护罩,仅露镜头区域。
(一)动态模拟测试
1.人员闯入测试:用 5mm 厚钢板模拟手臂,滑块下行时伸入模具区,连续 10 次测试,确保无漏检;
2.振动测试:冲床空运行 30 分钟(模拟满负荷),停机后查光幕位置与光束对齐情况,偏移超 1mm 则重新校准。
(二)记录存档,贴警示标识
整理光幕型号、安装高度、响应时间等数据,存档至设备档案;冲床旁贴 “光幕防护区” 警示标识,提醒勿遮挡。
安装要点 | 操作细节 | 常见问题 | 解决方法 |
型号选型 | 防护高度、检测距离、抗振等级 | 防护高度不足,漏检风险高 | 按模具开口 + 滑块行程选,留冗余 |
支架固定 | 重型支架 + 防松螺丝 + 防震垫 | 振动导致光幕移位,光束偏移 | 用 M10 以上防松螺丝,加 10mm 防震垫 |
位置校准 | 水平仪对齐,覆盖模具开口区域 | 拼接处有盲区,两侧未覆盖 | 多组重叠 50mm 拼接,加装补光光幕 |
联动调试 | 硬线连接 + 联锁逻辑 + 滑行测试 | 停机延迟,超过安全距离 | 查制动系统,确保响应≤0.1 秒 |
防油污防护 | 镜头护罩 + 耐油密封胶 | 油污覆盖镜头,误报频繁 | 每周清洁护罩,定期查密封胶 |
大型冲床安全光幕安装,核心是 “适配冲床特性、消漏洞”。从选型到调试,结合吨位、振动、油污环境设计,既能防事故,又能减故障、降成本。
安协大型冲床专用安全光幕,防护高度 300-1200mm、检测距离 1-20m,抗振达 IP67,支持定制方案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获《安装手册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上门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