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在露天矿场的重载车道上,载重百吨的矿卡与工程设备频繁交汇,车辆定位偏差曾引发多起刮擦事故,传统依靠人工经验的定位方式已难以满足无人化、智能化需求。测量光幕凭借高精度非接触检测技术,成为破解矿场车道定位难题的核心装备。本文结合矿山实践,解析其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,附方案对比表,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参考。
露天矿场的恶劣工况对定位设备提出严苛要求,传统方案存在明显局限:
视线盲区风险:矿卡车身高大导致驾驶员视线盲区大,人工判断车距易出错,统计显示超半数刮擦事故源于盲区误判;
环境适应性差:矿区高粉尘、极端温差导致普通传感器频繁故障;
动态数据缺失:地磁、RFID 等传统方案更新频率低,无法满足无人矿卡实时路径规划的高精度数据需求。
测量光幕通过红外光束矩阵实现三维空间检测:
区域覆盖:在车道两侧安装多组光幕,形成 20-50mm 间距的光束网络,覆盖 8-15 米宽、0.5-5 米高的检测区域;
数据采集:车辆通过时,接收端记录光束遮挡坐标,经三角定位算法计算车辆轮廓(精度 ±10mm);
智能输出:实时生成车辆位置、尺寸数据,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上传调度系统,更新频率满足高速动态检测需求。
1.无人矿卡精准停靠引导
针对无人矿卡装卸时 GPS 定位误差大的问题,在装卸区安装 10mm 间距光幕,构建定位区域。当矿卡触发光幕边缘光束,系统自动计算剩余距离并发送减速指令,实现 ±5cm 级精准停靠,某露天矿应用后装卸时间缩短,设备碰撞事故清零。
2.车辆限高限宽实时检测
在车道入口部署双层光幕,检测超限车辆。当车辆高度>4.5 米或宽度>3.5 米,联动道闸拦截并显示超限数据。某金属矿安装后,超限碰撞事故归零,限高架维护成本显著下降。
3.交叉路口碰撞预警
在视线受阻的路口安装高速响应光幕,实时监测车辆位置与速度。当两车进入危险距离,同步触发声光预警,将预警距离从 20 米提升至 30 米,有效增加驾驶员反应时间,路口事故率下降明显。
4.设备协同定位防洒落
在矿卡车厢两侧安装光幕,实时检测装载位置。当铲斗接近车厢边缘,系统控制挖掘机减速,减少矿石洒落。某煤矿实践显示,单台矿卡年均节约装载损耗数百吨。
对比维度 | 传统方案(地磁 / 雷达) | 测量光幕 | 矿场场景优势 |
检测精度 | 较低(±20-50mm) | 高精度(±10mm 全区域覆盖) | 满足无人矿卡厘米级定位需求 |
环境适应性 | 易受粉尘、金属干扰 | IP67 防护 + 抗粉尘算法 | 适应矿区复杂环境,减少故障停机 |
安装维护 | 施工复杂(需破路) | 立柱安装+ 易维护 | 避免道路开挖,适合临时部署 |
功能扩展性 | 单一定位 | 支持限高 / 限宽 / 速度计算(一机多用) | 降低多传感器集成成本 |
1.按车道宽度选密度
窄车道(8-10 米):50mm 光束间距,2 组对射式覆盖;
宽车道(10-15 米):30mm 间距搭配反射板,减少设备数量。
2.按环境选防护配置
粉尘场景:IP67 级铝合金外壳 + 石英玻璃镜片(抗矿石颗粒划伤);
高低温场景:-40℃~+70℃宽温型号,内置加热模块防镜片结霜。
3.按系统选通信方式
有人驾驶区:RS485 接口(200 米内有线传输);
无人矿卡园区:无线 Mesh 组网(1km 传输 + 抗干扰),搭配边缘计算模块降低延迟。
某煤矿无人矿卡车队因定位精度不足导致效率低下,通过安装 30mm 间距光幕,覆盖 12 米宽车道,数据接入调度系统实现实时位置监控与偏航纠偏。实施后,交叉路口误报率大幅下降,无人矿卡装卸对位时间减半,年运输效率提升近两成。
1.安装要点
立柱加固:10mm 厚钢板支架深埋 50cm,抗车辆振动;
角度校准:激光对准仪确保平行度,避免边缘漏测。
2.维护要点
镜片清洁:每周高压空气吹扫,粉尘严重区每日清洁;
温度补偿:高温环境启用增强发射功率模式,保障检测稳定性。
在智慧矿山建设中,测量光幕以高精度、强适应、易扩展的特性,成为构建智能化车道的关键硬件。从无人矿卡精准定位到设备协同作业,其应用价值贯穿矿山运输全流程,为安全与效率双提升提供可靠支撑。
安协 HD 系列矿场专用光幕通过行业认证,适配 95% 露天矿工况,提供定制化选型方案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下载手册或联系技术团队,让精准定位技术为矿山智能化转型赋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