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在江苏某汽车零部件加工厂,新安装的漫反射安全光栅总出现误报问题。排查后发现,原来是检测距离没调节好。漫反射安全光栅作为工业安全防护的关键设备,距离调节是否得当,直接影响其防护效果和稳定性。结合多年现场调试经验,本文详细解析距离调节的实用方法与注意事项。
在调节漫反射安全光栅的检测距离前,需要先了解影响距离调节的关键因素,避免盲目操作。
1. 被测物体特性
· 表面材质:物体表面的反光率直接影响反射信号强度。例如,金属、镜面等高反光材质,检测距离可适当调远;而黑色橡胶、毛绒布等高吸光材质,需缩短检测距离,否则容易出现漏检。
· 尺寸大小:体积较大的物体,光栅能接收到更多反射光,检测距离可增加;反之,检测微小物体时,需减小距离以确保可靠检测。
2. 环境条件
· 光照强度:强光环境下,外界光线可能干扰光栅信号,需缩短检测距离;在弱光或室内环境中,检测距离可适当延长。
· 粉尘浓度:高粉尘环境会降低光线传播效率,为保证检测稳定性,应减小检测距离,并定期清洁光栅镜头。
3. 光栅自身参数
市面上常规漫反射安全光栅检测距离多在 0.2 - 2 米,而安协科技的产品检测范围可达 0 - 6 米,调节时需结合实际需求,在额定范围内操作。
1. 手动电位器调节
· 操作步骤:在光栅发射器或接收器上找到电位器旋钮,使用螺丝刀缓慢旋转。顺时针旋转增大检测距离,逆时针旋转减小距离。调节过程中,可通过观察指示灯状态判断是否达到合适距离 —— 通常绿灯常亮表示检测正常,红灯闪烁则代表信号异常需重新调节。
· 适用场景:适用于环境稳定、检测距离无需频繁变动的场景,如固定工位的机械防护。
· 优缺点:操作简单直观,但调节精度有限,且每次调节后需人工反复测试确认。
2. 按钮调节
· 操作步骤:安协科技部分漫反射安全光栅配备调节按钮,按下对应功能键,可按预设梯度增减检测距离。调节后设备自动保存参数,无需复杂调试。
· 适用场景:适合对调节便捷性有要求,且精度需求适中的场景,如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线。
· 优缺点:操作便捷,上手快,但相比软件调节,精度调整范围较窄。
3. 出厂定制调节
· 操作步骤:用户在采购时提出检测距离需求,安协科技工程师根据工况模拟调试,出厂前将光栅调节至最佳参数,到货安装即可使用。
· 适用场景:适用于对安装效率要求高,或缺乏专业调试人员的企业。
· 优缺点:极大节省现场调试时间,匹配度高,但灵活性稍弱,后期如需大幅调整需返厂处理。
三种调节方式对比表:
调节方式 | 操作难度 | 调节精度 | 适用场景 | 特点 |
手动电位器调节 | 低 | 一般 | 环境稳定、固定工位防护 | 基础调节,成本低 |
按钮调节 | 低 | 适中 | 追求便捷性的中小型生产线 | 操作简便,即调即用 |
出厂定制调节 | 无 | 高 | 追求高效安装的企业 | 省心省力,专业适配 |
案例 1:机械加工车间防护
某机械加工车间使用安协科技漫反射安全光栅防护冲床操作区域。因车间光照强、粉尘多,初始检测距离设置过长导致误报频发。通过手动电位器将距离从 4 米缩短至 2.5 米,并结合环境特点微调,最终实现人员进入防护区域时,设备能快速响应制动,安全隐患彻底消除。
案例 2:物流分拣线检测
在物流分拣线上,需对不同尺寸的包裹进行检测。企业采购时向安协科技提出需求,工程师按包裹尺寸范围在出厂前完成检测距离调节。到货安装后,光栅自动适配包裹大小,既保证了检测准确性,又大幅提升了分拣效率。
1.断电操作:调节前务必关闭光栅电源,避免带电操作损坏设备。
2.逐步微调:无论是哪种调节方式,都应遵循 “小幅度、多次调节” 原则,防止调节过度。
3.环境确认:调节完成后,需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模拟多种工况进行测试,确保光栅在不同光照、粉尘条件下都能稳定工作。
4.定期复检:使用一段时间后,受环境变化、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,检测距离可能发生偏移,建议每月进行一次距离复检。
漫反射安全光栅的距离调节是保障其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。安协科技凭借 0 - 6 米超广检测范围,搭配多样化调节方式,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。通过了解影响因素,合理选择调节方式,并遵循规范操作步骤,就能充分发挥光栅的防护性能。如需获取《光栅调节操作手册》或定制专属调节方案,欢迎访问官网 www.anxiekeji.cn ,让专业技术为您的生产安全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