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某汽车零部件厂曾因选错安全光栅,导致冲压车间连续出现 3 次误停,生产线效率骤降 20%。后来技术人员发现,问题出在选型时忽略了设备振动环境 —— 普通光栅抗振性能不足,稍有颠簸就误报。安全光栅传感器的选型,绝非简单看参数,而是要结合场景需求、环境条件和安全等级综合判断。本文拆解 6 大选型标准,附实用对比表,帮你避开选型雷区。
1. 人体防护选 “细网”,物体防护可 “粗网”
· 手指级危险(如电子元件装配):必须选 15mm 光束间距,能检测直径≥20mm 的物体,避免指尖误触;
· 手掌级危险(如注塑机合模):30mm 间距足够,兼顾安全与效率,适配 80% 的工业场景;
· 手臂级危险(如物流分拣线):50mm 间距更经济,检测响应快,适合大面积防护。
误区提醒:别为省钱选大间距。某精密机械厂在 0.5mm 精度冲床上用 50mm 间距,导致工具柄漏检,模具损坏损失超 5 万元。
2. 安全等级不能降,高危场景选高等级
· PLd/SIL2:双回路设计,单故障时仍能可靠停机,必选用于冲床、机器人等高危设备;
· PLc/SIL1:单回路设计,适合输送线、装配台等风险较低的场景。
关键:安全等级不达标,可能通不过安监检查,更会埋下事故隐患。
1. 粉尘油污多?看防护等级
· IP65:防粉尘 + 低压喷水,适合普通车间(如五金加工);
· IP67:可短时浸水,适配水泥厂、铸造车间等多尘多水场景;
· 特殊处理:镜头加疏水涂层,减少油污附着(如注塑机周边)。
案例:某压铸厂用 IP65 光栅,3 个月后镜头积满油污频繁误报,换成 IP67 + 涂层处理后,维护周期延长至半年。
2. 振动强、温差大?选抗造型号
· 抗振要求:冲床、锻压机等设备,需光栅耐 10-50Hz 振动(振幅≤0.5mm);
· 温湿度范围:高温车间(如热处理)选 - 20℃~70℃工作温度的型号,潮湿地区(如南方雨季)注意防凝露设计。
1. 运动速度决定响应时间
· 高速设备(如 SCARA 机器人,速度>1m/s):响应时间≤15ms,避免惯性伤人;
· 低速设备(如装配线传送带):≤30ms 即可,性价比更高。
2. 安装空间定结构
· 对射式:适合设备两侧有安装位(如 1 米宽冲床),检测距离 0.5-15 米可选;
· U 型光栅:单侧安装省空间,适合窄工位(如 300mm 宽工作台),但检测距离≤1 米。
1. 基础功能:必备 3 项
· 失效安全(断电时输出停机信号);
· 光束指示(直观判断哪束光被遮挡);
· 外部设备联动(支持与 PLC、急停按钮对接)。
2. 附加功能:按需选择
· 分级预警:人员靠近先报警、再减速、最后停机(适合人机协作区,减少误停);
· 自动复位:短暂遮挡后自动恢复(如物流线,避免频繁手动复位);
· 远程监控:通过 4G 传输状态数据(适合无人车间)。
选型维度 | 精密电子车间(手指防护) | 通用冲压车间(手掌防护) | 物流分拣线(手臂防护) |
光束间距 | 15mm | 30mm | 50mm |
安全等级 | PLd/SIL2 | PLd/SIL2 | PLc/SIL1 |
防护等级 | IP65 | IP67(防油污) | IP65 |
响应时间 | ≤15ms | ≤20ms | ≤30ms |
安装方式 | U 型(窄空间) | 对射式(宽工位) | 对射式(长距离) |
推荐附加功能 | 抗电磁干扰 | 自动清洁镜头 | 远程监控 |
1. 误区:“间距越小越安全”
15mm 间距在多尘环境易因粉尘遮挡误停,某食品厂改用 30mm + 防尘网后,误停率下降 70%。
2. 误区:“进口品牌一定好”
国内品牌针对本土场景优化更到位,如安协光栅的抗振设计(50Hz 振动无异常),比某进口品牌更适配冲床环境,价格还低 30%。
3. 误区:“不看安装售后”
选型时要问清是否含安装指导,某厂因自行安装角度偏差 1°,导致光栅漏检,厂家上门校准后才解决问题。
七、结语:选型 = 场景 + 参数 + 服务的匹配
安全光栅传感器选型,核心是 “按需匹配”:手指级危险盯紧 15mm 间距和 PLd 等级,多尘环境优先 IP67,窄工位果断选 U 型结构。别被冗余功能迷惑,也别为省钱妥协安全底线。
安协安全光栅覆盖全场景选型需求,提供免费现场勘测服务,根据设备参数、环境条件定制方案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下载《选型手册》,或拨打技术热线获取 1 对 1 咨询,让每一分投入都花在刀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