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安全光栅在车间里日复一日地工作,粉尘附着、振动移位、线路老化等问题,都会悄悄影响它的灵敏度。不少工厂以为 “装上去就不用管”,直到出现漏检或误报才慌忙处理,殊不知日常维护不到位,不仅会缩短设备寿命,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。其实,做好这几项维护工作,就能让安全光栅始终保持最佳状态。
安全光栅的镜头就像人的眼睛,沾了油污、粉尘会影响光束传输,这是最常见的故障原因:
(一)定期擦镜头,频率看环境
· 普通车间(如装配线):每周用软布蘸清水擦一次,去除表面浮尘;
· 多粉尘环境(如打磨、焊接车间):每天下班前擦一次,用压缩空气先吹掉颗粒较大的粉尘,再用酒精棉片擦拭(酒精挥发快,不会留下· 水痕);
· 油污环境(如冲压、压铸车间):用中性清洁剂稀释后擦拭,避免用汽油等强溶剂,防止腐蚀镜头涂层。
某汽车焊接车间的光栅因焊渣飞溅,镜头上结了一层黑垢,导致频繁误报,清洁后立即恢复正常。但要注意,擦镜头时力度要轻,别用硬纸或钢丝球,以免划伤镜片。
(二)外壳清洁也重要
外壳上的粉尘堆积久了,可能通过散热孔进入内部,影响电路。每月用干布擦一次外壳,特别注意清理安装支架与设备连接处的缝隙 —— 这里容易积灰,还可能滋生霉菌(潮湿环境下)。
(一)光路对准不能偏
安全光栅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必须精准对准,否则会出现 “光束断连”。每周检查一次:
1.观察接收器的指示灯(通常是绿色),若闪烁或变红,可能是光路偏移;
2.用水平仪测一下安装支架是否倾斜,轻微偏移可手动调正,严重时需重新固定;
3.检查是否有物体遮挡光路(如掉落的导线、工具),特别是多组光栅拼接的场景,拼接处容易被忽略。
某电子厂的流水线因地面沉降,光栅支架倾斜了 3 度,导致底部几束光无法对准,直到出现一次防护失效才发现,幸好没造成事故。
(二)线路连接要牢固
线缆老化、接头松动是常见隐患:
· 每周顺着线缆捋一遍,看是否有破损、被碾压的痕迹,特别是靠近设备运动部件的地方;
· 拔插一次接头,检查是否有氧化(铜片变绿),氧化后用细砂纸轻轻打磨,再涂一层导电膏防氧化;
· 固定线缆的扎带若松动,及时更换,避免线缆晃动拉扯接头。
不同车间环境对维护的要求不同,这几点要特别注意:
环境类型 | 维护重点 | 周期建议 | 注意事项 |
潮湿车间 | 检查外壳密封、接头防水 | 每两周一次 | 用密封胶填补支架与墙面的缝隙 |
高温车间 | 清理散热孔、检查线缆耐温 | 每周一次 | 避免光栅靠近热源(如加热管) |
多振动设备旁 | 加固支架、拧紧固定螺丝 | 每三天一次 | 支架与设备间加橡胶垫减震 |
户外场景 | 清理防雨罩、检查防雷接地 | 每月一次 | 雷雨季节前测试接地电阻(≤4Ω) |
季节交替时,温湿度剧变容易引发故障:
· 春夏多雨:检查光栅底部是否积水,及时垫高;在镜头上涂一层防雾剂,避免冷凝水附着;
· 秋冬干燥:车间粉尘会增多,清洁频率要提高,同时检查线缆是否因干燥变硬开裂,必要时更换耐低温线缆。
某食品厂在梅雨季因车间湿度达 90%,光栅内部电路受潮短路,更换时才发现,外壳底部的排水孔被粉尘堵死了 —— 原来排水孔也需要每月清理一次。
安全光栅的维护不是 “额外工作”,而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必要环节。简单来说,就是 “常清洁、勤检查、适环境”,花少量时间做好这些,既能避免突发故障,又能延长设备寿命。
安协安全光栅的外壳采用密封设计,镜头带防刮涂层,能减少维护工作量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下载《安全光栅维护手册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提供上门维护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