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在单边光栅的选择中,光源类型是个绕不开的话题。红外光和激光是两种常见的光源,虽然都能实现检测功能,但在穿透能力、抗干扰性、适用场景等方面差异明显,尤其是在室内外使用场景上,区别尤为突出。不少用户在选型时容易混淆,其实只要搞清楚两者的核心区别,就能根据自身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。安协科技在实际项目中发现,选对光源类型,能让单边光栅的检测效率提升 30% 以上。
红外光属于不可见光,波长多在 850nm-940nm 之间,光线呈扩散状传播,就像手电筒照射的光束,距离越远范围越宽。这种特性让红外光单边光栅的检测角度更大,通常能达到 60°-120°,适合检测大范围的区域或不规则形状的物体。
激光是单色性强的定向光束,波长常见为 905nm(红外不可见),光线集中且方向性好,传播过程中扩散很小,能精准聚焦在某个点上。由于其不可见的特性,激光单边光栅不易受环境光干扰,检测角度通常在 10°-30°,更适合在复杂光线环境下,进行远距离、小范围的隐蔽精准检测。
比如在仓库货架间检测货物是否到位,红外光光栅能一次性覆盖整个货架侧面,而激光光栅需要调整角度多次检测才能覆盖相同范围;但在检测传送带上的细小零件时,激光光栅的精准性就体现出来了,不会像红外光那样容易受周边物体干扰。
面对粉尘、水汽、烟雾等复杂环境,两种光源的表现大不相同。
红外光的扩散特性让它在穿透粉尘时更有优势。当车间里有少量粉尘或水汽时,扩散的红外光束总有部分能绕过障碍物到达检测物,不容易被完全遮挡。某家具厂的打磨车间,粉尘浓度较高,红外光单边光栅仍能稳定检测木板的进出,而激光光栅因光束集中,容易被粉尘颗粒遮挡导致频繁误报。
但在烟雾浓度高的场景(如焊接车间的焊烟),激光的穿透能力反而更强。激光的能量更集中,能穿透较厚的烟雾层,而红外光在浓烟中会被大量散射,检测距离大幅缩短。某汽车焊接车间的实践证明,激光光栅在焊烟环境中的有效检测距离是红外光的 2 倍以上。
环境中的杂光(如阳光、车间照明灯)是单边光栅的主要干扰源,两种光源在这方面的表现,直接决定了它们在室内外场景的适用性。
红外光光栅对阳光等强光敏感,更适合在室内使用。阳光中含有大量红外成分,会对红外光光栅形成强烈干扰,导致其误判。即使在室内,若靠近天窗等阳光直射区域,红外光光栅也可能出现频繁误报,需要加装遮光装置才能稳定工作。所以,红外光光栅基本被限制在室内环境中使用。
激光光栅则能很好地适应户外环境,不受太阳光干扰。其独特的单色性和定向性,使其能在强烈阳光下精准识别检测信号,不会被阳光中的杂光干扰。在户外货场、露天停车场等场景,激光光栅能稳定发挥作用,比如检测货车是否停靠到位,即使在正午阳光直射下,也能保持很高的检测精度。
对比维度 | 红外光单边光栅 | 激光单边光栅 | 典型适用场景 |
检测范围 | 角度大,范围广 | 角度小,聚焦性强 | 红外:仓库区域监测;激光:精准计数 |
环境适应性 | 抗粉尘好,怕阳光干扰,仅限室内 | 抗烟雾好,抗阳光干扰,可用于户外 | 红外:打磨车间;激光:户外货场 |
检测精度 | 中等,适合大物体 | 高,适合小物体 | 红外:纸箱检测;激光:电子元件检测 |
安装要求 | 角度要求低,易调试 | 角度要求高,需精准对准 | 红外:复杂地形;激光:直线通道 |
别盲目追求 “高性能”。激光光栅精度高且能用于户外,但在粉尘多、镜面物体多的室内场景中反而不好用,此时红外光光栅更可靠。某电子厂的 SMT 车间,因线路板有镜面镀层,激光光栅频繁误报,换成红外光后问题解决。
根据使用场景选光源。室内环境,优先考虑红外光光栅;涉及户外场景或室内有强烈阳光直射的区域,果断选择激光光栅。
考虑环境杂光来源。车间有大量红外设备选激光,有强可见光但在室内,红外光仍是不错的选择,避免后期频繁处理干扰问题。
安协科技针对不同场景推出了专用光源光栅:
· 红外光系列:加强抗室内强光干扰设计,在普通车间、粉尘环境中稳定性突出,是室内场景的理想选择。
· 激光系列:带抗反射算法和强抗阳光干扰能力,能识别镜面反射信号并过滤,在远距离、烟雾环境及户外场景中表现优异。
某机械加工厂同时用到两种光栅:车间内部的物料检测用红外光,室外货场的货车定位用激光,既保证了检测效果,又控制了成本。
单边光栅的红外光与激光没有绝对的优劣,关键看是否匹配使用场景。红外光适合室内、大范围、粉尘多、有镜面物体的场景,激光适合户外、远距离、高精度、烟雾环境。根据检测范围、环境干扰、使用场所综合判断,才能选到最合适的光栅。
想了解更多光源选型细节,可访问安协科技官网 www.anxiekeji.cn ,专业工程师会根据你的具体场景推荐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