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不少用户装单边安全光栅时,总习惯 “怎么方便怎么装”—— 比如水平贴在设备侧面,或斜着靠在物料架旁,结果要么检测范围不够,要么频繁误触周边杂物。其实在中小型设备防护、狭长通道监控这些场景里,把单边安全光栅 “垂直安装”,能发挥出 “省空间、无盲区、易维护” 的优势,比其他安装方式更实用。
单边安全光栅垂直安装,不是简单 “立着放”,而是让光栅的检测光束 “垂直覆盖防护区域”,比如在冲床操作口旁垂直装光栅,光束从上到下覆盖手部可能伸入的范围,既不占水平空间,又能精准防护。结合安协科技的多个现场案例,我们来聊聊垂直安装的核心优势和实操要点。
1. 省空间,狭小区域 “挤得下”
中小型设备(如桌面冲床、迷你包装机)的操作口旁,常堆满物料盒或贴着其他设备,水平安装需要预留一定的横向空间,往往 “挤不下”;垂直安装时,光栅可以贴着设备边缘立着固定,只占较窄的垂直空间,不用额外腾位置。
某电子厂的小型插件机,操作口右侧紧挨着物料架,水平装光栅会挡住物料拿取,换成垂直安装安协单边安全光栅后,光栅立在操作口左侧,光束从上到下覆盖插件区域,既不影响拿物料,又能精准检测手部伸入。工人反馈:“之前水平装总碰物料盒,垂直装后利索多了,防护也没漏过。”
2. 防护无死角,垂直覆盖 “不缺漏”
单边安全光栅水平安装时,光束是横向覆盖,容易在设备顶部、底部留下盲区;垂直安装时,光束从顶部到底部垂直覆盖,能把防护区域的 “上下空间” 全罩住,尤其适合 “人员手部可能从上方伸入” 的场景。
某五金厂的小型折弯机,之前水平装光栅,工人从上方伸手调整模具时,没被检测到,差点受伤;后来垂直装安协光栅,光束从折弯机顶部到底部全覆盖,不管手从哪个高度伸入,都能被精准检测,后续没再出现过类似风险。
3. 适配中小型设备,不用 “大材小用”
中小型设备的防护区域通常是 “窄而高” 的(比如操作口宽较窄、高适中),垂直安装的单边安全光栅,检测高度刚好匹配这类区域,不用选大尺寸光栅浪费成本。比如某食品厂的小型灌装机,防护区域高度适配,选安协对应高度的垂直光栅,比选大尺寸水平光栅便宜不少,用着还更贴合。
很多用户纠结 “该选哪种安装方式”,其实没有绝对好坏,关键看场景。我们整理了一张对比表,清晰看到垂直安装的适配性:
安装方式 | 核心优势 | 适用场景 | 安装难度 | 注意事项 |
垂直安装 | 省空间、垂直覆盖无死角、适配中小型设备 | 中小型设备操作口、狭长通道(上下防护)、桌面设备 | 低,立着固定即可,无需调角度 | 确保光束垂直覆盖防护区,别装歪 |
水平安装 | 横向覆盖广、适配开阔区域 | 大型流水线(左右防护)、开阔通道、地磅入口 | 中,需调整横向角度 | 避免横向有杂物遮挡光束 |
倾斜安装 | 覆盖不规则区域、避开遮挡 | 设备拐角、L 型工作台、有管道遮挡的区域 | 高,需反复调角度 | 易出现角度偏差导致盲区 |
从表格能看出,若你的场景是中小型设备、狭小空间,或需要防护 “上下方向” 的区域,垂直安装是最优选择;若场景是大型设备、开阔区域,再考虑水平或倾斜安装。
1. 选 “可垂直固定的光栅”,别硬凑
不是所有单边安全光栅都适合垂直安装,要选外壳带垂直固定孔的型号(比如安协的单边安全光栅,外壳上下都有预留孔),直接用螺丝或支架立着固定,不用额外加工。某机械厂曾用无垂直固定孔的光栅,硬用胶带粘在设备上,结果设备震动后装歪,出现检测盲区,换成带固定孔的型号后才解决。
2. 高度 “对齐防护区”,别太高或太低
垂直安装时,光栅的高度要和防护区高度匹配 —— 比如防护区是从设备台面往上延伸一定高度,光栅就从台面开始垂直装,高度与防护区一致,别装太高(超出防护区浪费)或太低(没覆盖到顶部)。某玩具厂的小型装配台,防护区高度适配,却装了过高的垂直光栅,结果顶部光束照到天花板,频繁误报,后来换成高度匹配的光栅,误报问题立刻解决。
安协科技的单边安全光栅,针对垂直安装做了多项专属优化,让安装更省心:
· 外壳带 “垂直定位线”:外壳侧面有刻度线,对准设备防护区边缘就能装正,不用反复调整;
· 轻量化设计:垂直装时重量轻,不会压弯设备或支架,哪怕贴在塑料设备上也稳固;
· 底部带防滑垫:若设备台面光滑,底部防滑垫能防止光栅滑动,不用额外粘胶带。
某小型配件厂的师傅反馈:“之前装其他品牌的垂直光栅,总装歪要反复调;安协的有定位线,对着线装,很快就搞定一台,太方便了。”
单边安全光栅垂直安装,是中小型设备、狭小空间防护的 “性价比之选”—— 既省空间又无盲区,还能降低采购成本。只要选对适配型号,做好高度对齐和固定,新手也能装得精准又稳定。
想了解更多适合垂直安装的单边安全光栅型号,或需要工程师上门指导安装,可访问安协科技官网 www.anxiekeji.cn ,获取一对一适配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