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更新时间:2025-11-21
点击次数: 
内孔清废机是纸品、板材加工行业的常用设备,其高速旋转的清废头在清理材料内孔废料时,若操作人员手部误入作业区,极易引发严重工伤。安全光栅作为核心防护设备,安装规范与否直接决定防护效果 —— 不少工厂因光栅安装位置不当、接线错误,导致防护失效,仍存在安全隐患。
本文结合内孔清废机的结构特点,整理实操性极强的安装指南,从定位、固定、接线到调试,每一步都标注关键要点,帮你精准安装光栅,切实提升设备操作安全性。
安装前先做好基础工作,才能避免后续返工:
1.设备风险点排查:明确内孔清废机的危险区域 —— 主要是清废头旋转范围及进料口两侧,光栅防护区需完全覆盖这些区域,且不能遮挡操作人员的进料视野;
2.光栅选型核对:根据清废机进料口宽度选择匹配高度的光栅,建议选用高密度光束型号(避免细小肢体漏检),响应速度需匹配清废机停机节奏;
3.工具与防护准备:备好冲击钻、螺丝刀、剥线钳、万用表(检测接线通断),安装时需关闭设备总电源,挂 “正在安装,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避免误启动。
某纸品厂曾因选用光束密度不足的光栅,导致操作人员手指误入未被检测,引发工伤,后续更换高密度光栅后隐患消除,这也提醒选型需贴合设备风险特性。
1. 定位安装位置:避开盲区,全覆盖危险区
· 发射端与接收端布局:将光栅发射端、接收端分别安装在清废机进料口两侧,高度贴合工作台面(覆盖手部可能误入的区域),确保光束形成的 “光墙” 完全挡住清废头旋转范围,且不影响材料进料;
· 避免检测盲区:安装时需调整光栅角度,确保清废机旋转部件、进料导轨不会遮挡光束,同时避开设备震动剧烈的位置(如电机附近),防止长期震动导致光栅偏移;
· 固定方式选择:采用膨胀螺丝 + 防震支架固定,支架与设备机身紧密贴合,必要时在支架底部加防滑垫,减少设备运行时的震动传导。
2. 接线操作:按规范对接,保障信号稳定
· 断电接线:确认设备总电源关闭后,剥去光栅线缆外皮(长度匹配端子孔径,避免铜芯外露),按标识对接线路:
电源端:V + 接 24V DC 正极,V - 接负极(内孔清废机多为 24V 供电),切勿接反;
信号端:OSSD1、OSSD2 安全输出接口直接对接清废机主控制回路(优先于设备启停按钮),确保光栅信号优先级最高;
· 线路固定:接线完成后用扎带固定线缆,避免线缆缠绕清废机旋转部件,接头处套绝缘套管,防止粉尘、油污侵蚀导致短路。
3. 调试校验:逐项检测,确保防护有效
· 通电自检:打开电源,光栅发射端、接收端绿灯常亮,说明电源正常、光束对齐;若红灯报警,需重新调整光栅角度,确保光束无遮挡;
· 模拟防护测试:
用厚纸板模拟手部误入防护区,光栅应立即输出停机信号,清废头快速停止旋转;
移除遮挡物后,需手动复位光栅(部分型号支持自动复位),清废机方可重启,验证 “故障安全” 逻辑;
· 连续测试:多次模拟遮挡场景,观察光栅响应是否稳定,无延迟、无漏报即为合格。
| 安装环节 | 规范操作 | 错误操作 | 风险后果 |
| 位置选择 | 避开震动区,全覆盖清废头范围 | 安装在电机旁,防护区未覆盖进料口 | 光栅偏移,手部误入漏检 |
| 固定方式 | 防震支架 + 膨胀螺丝固定 | 仅用胶带临时固定 | 长期震动导致光栅脱落,防护失效 |
| 接线逻辑 | OSSD 接口对接主控制回路 | 对接辅助回路,信号优先级低 | 光栅触发后无法及时停机 |
| 调试校验 | 多次模拟遮挡,验证响应稳定性 | 通电后直接投入使用,未做测试 | 隐藏接线错误、光束偏移等隐患 |
1.每日开机前检查光栅表面清洁度,用干布擦拭镜头(避免粉尘遮挡光束),查看支架是否松动;
2.每周进行一次防护测试,若发现光栅响应延迟、报警异常,立即停机排查(优先检查接线和光束对齐情况);
3.避免光栅接触腐蚀性液体(如油墨、清洁剂),若设备需清洗,需先关闭光栅电源,用防水罩遮挡光栅主体。
内孔清废机安全光栅的安装,核心是 “精准定位 + 规范接线 + 严格调试”,每一步都需贴合设备作业特性,才能让光栅真正发挥 “安全屏障” 作用。规范安装不仅能避免工伤事故,还能减少因防护失效导致的设备停机损失。
广州安协科技针对内孔清废机场景,提供定制化安全光栅及安装指导服务,可根据设备型号调整光栅参数,确保防护与生产效率兼顾。若您在安装过程中遇到定位不准、调试失败等问题,可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查看视频教程,或联系技术团队获取上门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