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安全光栅的类别和分级

更新时间:2025-05-22点击次数:

安全光栅的类别和分级.jpg


安全光栅的类别和分级:选型与应用的核心指南

在五金加工车间,操作人员常对安全光栅的防护差异感到困惑:为何有的能防手指误触,有的却只能检测人体躯干?这背后涉及安全光栅的类别划分与安全分级标准。作为工业安全防护的核心设备,安全光栅的选择直接影响人机安全与生产效率。本文将从应用场景出发,解析安全光栅的类别、分级及选型要点,附对比表,为制造业从业者提供选型思路。


一、按检测精度分类:三级防护体系

安全光栅依据最小检测物体直径,可分为三个核心类别:

1.手指级安全光栅

光束间距 10 - 20mm,适用于 3C 产品加工、医疗器械组装等场景,可识别细小物体,防止手指误触精密机械部件。典型如安协 HC 系列,具备 IP67 防护。

2.手臂级安全光栅

光束间距 30 - 50mm,检测距离与防护高度适中,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、智能仓储等场景,可有效检测手臂入侵,避免操作人员手臂受伤。

3.躯干级安全光栅

光束间距 50 - 100mm,检测距离和防护高度较大,适用于大型压力机、协作机器人周边等场景,能覆盖人体全身,防止人员探身进入危险区域。


二、按结构与安装方式分类:三大形态适配不同设备

1.对射式安全光栅

发射端与接收端分离安装,通过平行光束对射检测,防护精度高,但需精准对准。适用于冲床、电梯防夹等固定工位设备。

2.反射式安全光栅

发射端与接收端集成于同一侧,通过反射镜实现光束折返,节省安装空间,适合机械臂关节、狭小通道等场景。

3.区域扫描式安全光栅

高密度光束形成 2D 防护平面,支持自定义检测区域,搭配软件可设置 “通行区”“禁区”,常用于智能产线分拣区、医疗器械消毒舱等智能化防护场景。


三、国际安全分级标准:从 PL a 到 PL e 的风险匹配

安全光栅的安全性能需符合国际标准 ISO 13849 - 1,主要按以下标准分级:

安全等级性能等级 (PL) 低风险设备,如小型包装机
等级 1PL a低风险设备,如小型包装机
等级 2PL b/c通用设备,如注塑机、冲床
等级 3/4PL d/e高风险设备,如大型压力机、机器人

PL a 级仅需基本检测功能,适用于家用设备;PL d/e 级要求双重冗余电路,通过 EMC 电磁兼容测试,适用于汽车焊装线、冶金高温炉等高风险场景。


四、选型交叉参考:类别与分级组合应用

低风险场景如电子组装,可选择手指级光栅搭配 PL b 级,兼顾防护精度与成本;中等风险的五金冲压场景,手臂级光栅与 PL d 级组合,既能识别手臂入侵,又能应对设备振动;高风险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场景,则需躯干级光栅与 PL e 级配合,保障人员安全。


五、实战案例:新能源汽车厂的分级防护

某新能源汽车厂电池 PACK 线针对不同风险设备,差异化配置安全光栅:3C 冲压区用手指级光栅实现零手伤;模组组装区部署手臂级光栅,提升检测效率并减少误停机;机器人搬运区安装躯干级光栅,通过相关认证,全产线安全事故归零,成本降低。


六、结语

安全光栅的类别解决 “防什么”,分级解决 “可靠性”。企业选型时应明确设备风险等级,匹配对应类别与安全等级。安协安全光栅覆盖全类别与等级,提供一站式服务,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获取手册与方案设计,为产线安全赋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