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地铁屏蔽门光栅长距离检测技术

更新时间:2025-05-23点击次数:

地铁屏蔽门光栅长距离检测案例.jpg


地铁屏蔽门光栅长距离检测技术:复杂场景下的安全防护方案

早高峰地铁站台,乘客在屏蔽门关闭瞬间跨入车厢,光栅系统迅速响应暂停关门动作。这背后,长距离检测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。作为地铁安全重要屏障,屏蔽门需在 3 米以上开门宽度内精准检测障碍物,同时抵御复杂环境干扰。本文结合国家标准与实践,解析该技术要点与应用。


一、地铁屏蔽门检测的核心挑战

1.长距离检测与精度矛盾

屏蔽门单扇宽 1.5 - 2 米,双开达 3 - 4 米,需在数米距离内实现高精度检测。但传统短距离光栅用于长距离时,光束易衰减,导致边缘漏检。

2.复杂环境干扰多

地铁环境存在强光直射、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等问题。地面站正午阳光、列车启停的电磁脉冲,以及高架站轨道振动,都会影响光栅正常工作 。

3.高频次开关要求高

屏蔽门每日开关 2000 - 3000 次,要求光栅系统无故障运行时间长,且响应迅速,能及时检测障碍物,避免夹人风险。


二、长距离检测技术的突破

1.光学系统优化

采用大功率红外激光二极管与聚光透镜,减少光束发散与衰减;多光束冗余排列,形成检测矩阵,并针对儿童身高区域加密光束,提升检测精准度。

2.抗干扰设计

硬件上,采用合金外壳与电磁屏蔽层,并涂覆减反射膜;算法上,通过动态阈值调节适应光照变化,利用振动补偿算法应对环境振动,降低误报率。

3.深度系统集成

双回路冗余设计确保信号传输稳定,任一回路故障也能快速触发急停;配套软件实时监控光栅状态,延长维护周期。


三、典型场景技术参数

应用场景检测距离光束间距防护高度抗干扰配置响应时间
地面站屏蔽门4 - 5 米20mm1.8 - 2.2 米强光滤光片 + 电磁屏蔽层≤15ms
地下站屏蔽门3 - 4 米25mm1.6 - 2 米 振动补偿算法 + 防潮涂层≤20ms
车辆段测试屏蔽门5 - 6 米30mm2 - 2.5 米大功率发射模块 + 双回路冗余≤10ms


四、工程实施要点

1.精准安装定位

高度校准需兼顾儿童与成人高度;角度调整确保发射端与接收端平行,避免漏检;控制好光栅与屏蔽门间距,保障检测范围。

2.严格功能测试

全区域覆盖测试确保无死角检测;极端环境测试验证抗干扰能力;联动性能测试保障与屏蔽门、信号系统配合顺畅。


五、选型关键指标

选型时,要平衡检测距离与精度,考虑环境适应性参数,如防护等级和工作温度,同时关注产品认证与售后服务,确保产品符合标准且维护及时。


六、实战案例:某地铁 3 号线应用

某地铁 3 号线根据地面站、地下站不同环境,配置对应参数的光栅。投用后,屏蔽门夹人事故不再发生,误报率大幅降低,检测稳定性显著提升,维护成本下降。


七、结语

地铁屏蔽门光栅长距离检测技术,在精度与可靠性上实现突破。安协地铁专用光栅(HR系列)适用于多种场景,经多项严格测试,已服务众多地铁线路。如需了解更多,欢迎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下载资料或获取定制方案,为地铁安全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