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在纺织厂的流水线上,一卷布料经过检测区域,屏幕上立即显示出 “1.52 米” 的宽度数据;板材加工厂里,刚切割好的钢板还在传送带上移动,其宽度已被自动记录存档。这些实时精准的测量,都离不开幅宽测量光幕 —— 这种由红外光束组成的 “电子尺子”,能在物体快速移动中完成宽度检测,比人工测量效率高几十倍。
幅宽测量光幕的工作原理看似简单,实则藏着精密的光学设计与数据处理逻辑。本文就来拆解这把 “电子尺子” 是如何 “量” 出物体宽度的。
幅宽测量光幕由三部分核心组件构成:
· 发射器:外观是长条状的密封壳体,内部按固定间距排列着数十个红外发光二极管。这些二极管能同时发射平行的红外光束,形成一道均匀分布的 “光束墙”,光束间距越小(比如 0.5mm),测量精度越高。
· 接收器:与发射器相对安装,内置和发射器数量对应的光敏元件,每个元件精准对接一束红外光,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。
· 控制单元:连接接收器,能实时处理电信号,计算被遮挡光束的数量,并根据光束间距换算出物体的宽度,最后通过接口(如 RS485)将数据传输到显示屏或上位机。
三者协同工作:发射器持续发射光束,接收器实时 “清点” 收到的光束数量;当物体穿过 “光束墙” 时,会遮挡部分光束,控制单元根据 “被遮挡的光束数量” 和 “光束间距”,就能算出物体的宽度。
(一)光束的 “均匀分布” 是测量的基础
发射器的红外光束按固定间距(如 1mm、2mm、5mm)排列,覆盖从几厘米到几米的测量范围。比如测量布料的光幕,光束间距通常是 1mm,意味着每毫米就有一束光,能精确到毫米级;而测量大型钢板的光幕,光束间距可放宽到 5mm,兼顾精度与成本。
这些光束平行且垂直于物体移动方向,形成一张 “光网”。物体穿过时,宽度范围内的光束会被完全遮挡,边缘部分可能遮挡半束光(由控制单元按 “四舍五入” 原则处理)。
(二)“遮挡数量 × 间距” 的简单公式
假设光束间距是 1mm,物体穿过时遮挡了 1520 束光,那么宽度就是 1520×1mm=1520mm(1.52 米)。这个计算过程由控制单元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,哪怕物体以每秒 10 米的速度移动,也能精准捕捉其宽度。
比如在造纸厂,纸张从压辊出来后快速移动,幅宽测量光幕在其经过的瞬间,就能统计被遮挡的光束数量,换算出实时宽度。如果宽度超过设定标准(如误差 ±5mm),系统会立即报警,提醒调整设备。
(一)边缘检测算法:解决 “半遮挡” 问题
物体边缘往往不是绝对平整的(如布料的毛边、钢板的切痕),可能只遮挡部分光束。普通光幕会忽略这种 “半遮挡”,导致测量偏差;而优质幅宽测量光幕通过边缘算法,能识别 “50% 以上遮挡” 的光束,将边缘误差控制在 0.5 个光束间距内。
某无纺布厂曾用普通光幕,因毛边半遮挡导致测量误差达 ±3mm,换用带边缘算法的型号后,误差缩小到 ±1mm,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。
(二)抗干扰设计:在复杂环境中 “站稳脚跟”
工业场景中的粉尘、水汽、振动,都可能影响光束传输:
· 防尘镜片: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镜头采用耐磨石英玻璃,减少粉尘附着,即使在水泥厂也能长期使用;
· 编码光束:每束光携带独特编码,避免阳光、车间照明的干扰,哪怕强光直射也不影响测量;
· 防震结构:内部元件用弹性胶固定,在传送带振动的环境中,光束排列不会偏移。
类型 | 光束间距 | 测量范围 | 响应速度 | 典型应用场景 |
高精度型 | 0.5-1mm | 0.3-2 米 | ≤1ms | 薄膜、无纺布、电子胶片 |
通用型 | 2-5mm | 0.5-5 米 | ≤5ms | 布料、纸张、塑料板 |
大型工件型 | 10-20mm | 1-10 米 | ≤10ms | 钢板、石材、大型管材 |
传统测量方式在效率、精度和适用场景上,与幅宽测量光幕有明显差距:
· 人工卷尺:每次测量需要 30 秒以上,精度仅 ±10mm,只适合静态、小尺寸物体,长期使用人工成本高;
· 激光扫描:每秒可测 1 次,精度 ±3mm,但受物体表面反光、颜色影响大,对深色、粗糙材质的测量容易失真;
· 幅宽测量光幕:0.01 秒就能完成一次测量,精度可达 ±0.5-5mm,无论物体是高速移动还是表面粗糙,都能稳定测量,且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,长期使用成本低。
在高速生产线中,这种优势尤为明显。比如化纤厂的纺丝卷绕工序,薄膜以每秒 5 米的速度移动,人工和激光测量都难以跟上,幅宽测量光幕却能实时输出数据,帮助设备自动调整宽度,减少废料产生。
幅宽测量光幕的工作原理,本质是通过 “光束阵列遮挡计数 + 数据实时换算” 实现非接触式宽度检测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既能适应高速移动的物体,又能在粉尘、振动等复杂环境中保持精准,完美替代了低效的人工测量和易受限于材质的激光扫描。
安协幅宽测量光幕覆盖 0.5mm-20mm 光束间距,支持 0.3-10 米测量范围,适配从薄膜到钢板的全场景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获取《幅宽测量方案手册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定制测量方案,让宽度检测既快又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