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冲床模具刃口安全光栅安装点

更新时间:2025-08-19点击次数:

冲床模具刃口安全光栅安装点案例.jpg


冲床模具刃口安全光栅安装点

冲床模具的刃口是整个设备最危险的区域,金属板材在这里被快速冲压、裁切,瞬间冲击力可达数吨。一旦操作员的手或工具靠近,后果不堪设想。安全光栅的安装点是否精准,直接决定了防护效果 —— 离刃口太远会有防护盲区,太近又可能被模具碰撞。只有让光栅的 “光墙” 恰好包围刃口的运动范围,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不影响作业。


一、安装点的核心原则:“贴紧刃口,覆盖全行程”

冲床模具刃口的危险范围包括两部分:一是上下模具闭合时的咬合区域,二是滑块带动上模运动的整个垂直路径。安全光栅的安装点必须满足这两个要求:

(一)水平距离:离刃口 5-15 厘米

光栅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应固定在工作台边缘,距离模具刃口的水平距离控制在 5-15 厘米。这个距离既能避免模具运动时碰撞光栅,又能确保手部刚靠近刃口就被检测。某小型冲床厂曾将光栅装在离刃口 30 厘米处,操作员伸手调整工件时,手已接近刃口但未被检测,险些发生事故,调近位置后隐患消除。

(二)垂直覆盖:从台面到滑块最高点

光栅的光束要从工作台面开始,向上延伸至滑块运动的最高点。无论滑块处于下行冲压还是上行复位状态,只要有肢体进入刃口周围的垂直空间,就能被光束捕捉。对于可更换不同高度模具的冲床,光栅高度需大于最大模具高度 10 厘米以上,避免换模后出现防护漏洞。


二、不同类型冲床的安装点选择

(一)开式冲床:侧重工作台两侧

开式冲床的模具刃口暴露在外,操作员多从正面或侧面上料。安全光栅应垂直安装在工作台两侧的立柱上,发射器与接收器分别固定,光束从工作台面向上延伸,形成一道 “竖直光墙”,完全覆盖模具的左右两侧。

若冲床台面较宽(超过 80 厘米),可在正面再加装一组光栅,与两侧的光栅形成 “U 型防护”,避免从正面伸手进入刃口。某五金厂的 1 米宽开式冲床,用这种方式实现了 360° 无死角防护。

(二)闭式冲床:适配狭小操作空间

闭式冲床的两侧有固定框架,操作空间较窄,适合在框架内侧安装小型光栅。光束间距可设为 10 毫米,既能检测手指粗细的物体,又不会因空间狭小导致误报。安装时要注意避开模具更换的路径,方便装卸模具时不拆卸光栅。

(三)高速精密冲床:靠近上模运动轨迹

高速冲床的滑块运动频率高(每分钟可达 100 次以上),安全响应时间要求更短。光栅安装点应尽量靠近上模的运动轨迹,在滑块下行至离台面 10 厘米前就能检测到危险,预留足够的制动时间。某电子元件冲床用这种方式,将安全响应时间缩短到 0.08 秒,比行业标准快 20%。


三、特殊模具的安装点调整

模具类型刃口特点安装点调整建议注意事项
小型冲孔模具刃口面积小,精度高光栅紧贴模具边缘,光束间距 5-10mm避免光束被模具本身遮挡
大型折弯模具刃口长,上下模开合大光栅高度超过折弯最大高度 15 厘米加装防震支架,减少振动影响
多工位级进模具多个刃口连续作业光栅覆盖整个工位区域,光束连续分布与送料机构联动,同步检测

四、安装后的校验方法

1.遮光测试:用薄纸板从不同方向靠近模具刃口,观察光栅是否立即触发冲床停机,重点检查角落和边缘区域;

2.换模测试:安装最大高度的模具,模拟冲压过程,确保光栅光束能覆盖模具顶部;

3.振动测试:连续冲压 50 次后,检查光栅是否因振动移位,光路是否依然对准。


五、结语

冲床模具刃口安全光栅的安装点,核心是 “精准包围危险区”。根据冲床类型、模具尺寸调整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,才能让光墙既不影响上料,又能在危险来临时 “秒响应”。正确的安装点选择,是安全光栅发挥作用的前提。

安协冲床专用安全光栅提供定制化安装支架,适配不同型号冲床和模具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获取《安装点位示意图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上门定位安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