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高铁、轻轨、地铁作为大运量的公共交通,安全始终是运营的核心。从站台候车到列车检修,从轨道维护到设备运行,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红外线安全光栅光幕保护装置凭借非接触检测、响应迅速、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,成为轨道交通行业的 “隐形安全卫士”,在人员防护、设备监护、区域隔离等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站台与轨道之间的安全是运营的重中之重,尤其是高峰期,乘客拥挤时易发生意外。红外线安全光栅光幕在这里筑起一道 “无形防护栏”:
(一)站台边缘防护
在站台边缘下方安装光栅光幕,光束沿站台边缘形成一道垂直光墙,高度从地面延伸至站台面以上 30 厘米。当有乘客的脚、行李或其他物体越过站台边缘,遮挡光束时,光栅立即触发报警,同时联动站台广播提醒 “请勿靠近”,部分站点还会同步点亮边缘警示灯,双重警示减少意外。某地铁 2 号线的测试显示,安装光栅后,站台边缘的危险靠近事件减少了 75%。
(二)屏蔽门联动防护
在配备屏蔽门的站台,光栅光幕安装在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缝隙处。当列车未完全停稳、屏蔽门未关闭时,若有人员试图从缝隙进入,光栅会立即阻止屏蔽门关闭,并发送信号给列车司机,暂缓发车。这种联动设计解决了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 “缝隙盲区” 问题,某高铁站曾通过光栅及时阻止一名儿童伸手进缝隙的危险行为。
列车检修车间内,机械臂、举升设备、高压电缆等围绕列车运作,人员在狭窄空间作业时风险较高,光栅光幕的防护作用体现在:
(一)检修区域隔离
在列车检修工位周围,用光栅光幕围出安全作业区。当机械臂或移动设备靠近作业人员 1 米范围内时,光栅触发设备减速;靠近至 50 厘米时,设备停止运动,避免人机碰撞。某动车段的轮对检修工位,安装光栅后,机械臂与人员的潜在碰撞风险降低了 90%。
(二)高压设备防护
列车车顶的受电弓、高压电缆等设备在检修时仍可能带电,光栅光幕安装在高压设备周围 1.5 米处,形成警戒区。未经授权人员靠近时,光栅不仅发出声光报警,还会联动切断该区域的高压电源,确保 “人近电断”。某高铁检修库曾因新员工误闯高压区,被光栅及时拦截,避免了触电风险。
轨道上的异物、设备的异常运行都可能影响列车安全行驶,光栅光幕能及时发现并预警:
(一)轨道异物检测
在隧道入口、高架轨道等关键区段,安装宽幅光栅光幕,光束覆盖整个轨道截面。当有大型异物(如掉落的施工工具、树木枝干)进入轨道时,光栅立即将信号传至控制中心,调度人员可及时安排列车减速或停运,排查清理异物。某轻轨线路曾通过光栅检测到轨道上的一块钢板,及时停运处理,避免了列车脱轨风险。
(二)设备运行监护
列车的空调机组、制动系统等关键设备在运行中,若出现部件脱落、异常凸起等情况,安装在车辆底部或侧面的光栅光幕能实时检测。当设备异常超出安全范围,遮挡光束时,光栅将故障信号发送至列车监控系统,提醒司机或维修人员处理,防止小故障扩大。
应用场景 | 环境特点 | 光栅光幕参数要求 | 核心功能需求 |
地铁站台边缘 | 人员密集、光线多变、粉尘少 | 光束间距 10mm,防护高度 50cm | 报警联动、抗阳光干扰 |
高铁检修车间 | 空间狭窄、多振动、油污少 | 光束间距 20mm,检测距离 5 米 | 设备联动减速 / 停机 |
轨道异物检测 | 户外、温差大、多风雨 | 防护等级 IP67,宽幅拼接 | 远距离检测、抗恶劣天气 |
列车设备监护 | 振动大、空间受限 | 小型紧凑设计,响应时间≤20ms | 异常凸起检测、信号上传 |
轨道交通场景的环境复杂,光栅光幕需具备特殊性能:
· 抗干扰能力:站台的强光、隧道的黑暗、检修车间的电磁辐射都不会影响检测,光栅通过滤波技术只识别特定波长的红外光;
· 耐候性:户外使用的光栅能承受 - 30℃至 60℃的温差,防雨、防雪、防腐蚀,适应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;
· 长寿命:轨道交通设备的更换成本高,光栅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需达 10 万小时以上,减少维护频率。
红外线安全光栅光幕保护装置在高铁、轻轨、地铁行业的应用,从被动防护转向主动预防,用科技手段填补了传统防护的不足。无论是站台的人潮涌动,还是检修车间的精密作业,它都能精准识别危险,快速响应,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。
安协轨道交通专用红外线安全光栅光幕,通过行业认证,适配各类场景需求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获取《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方案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