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冲压设备作业时,上模与下模以吨级压力闭合,操作员的手若误伸入危险区,瞬间可能造成重伤。安全光栅通过光轴形成的 “防护网”,能在手部靠近时触发停机,但光轴间距选得不对,要么会漏检(间距太大,手指从缝隙中穿过),要么会误报(间距太小,小工件通过时频繁停机)。对于冲压设备,光轴间距不是 “越小越好”,而是要根据模具尺寸、工件大小、操作方式等因素 “按需选择”—— 选对间距,才能兼顾防护精度与生产效率。
安全光栅的光轴间距,是指相邻两束红外光之间的距离,它直接决定了能检测到的 “最小物体尺寸”:
· 间距越小,能检测的物体越小(比如 5mm 间距能检测直径 5mm 的物体,10mm 间距能检测直径 10mm 的物体);
· 间距越大,能检测的物体越大,但防护盲区也越大(比如 20mm 间距,手指可能从两束光之间穿过而不被检测)。
冲压设备的核心防护需求是 “防手指 / 手掌误入”,根据《机械安全 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 第 2 部分:固定栅栏式和互锁栅栏式防护装置》(GB/T 8196-2018),冲压设备的安全光栅光轴间距需满足:能检测到直径≤12mm 的物体(相当于成人手指粗细),这是选择间距的基础标准。
冲压设备的操作风险不同(如手动上料 vs 自动送料、小型模具 vs 大型模具),光轴间距的选择也不同,核心是 “风险越高,间距越小”:
(一)高危场景:手动上料、小型模具,选 5-10mm 间距
这类场景中,操作员需要频繁伸手调整工件或模具,手指误入风险高,需选小间距确保无盲区:
· 适用设备:小型冲床(如吨位≤100 吨)、端子冲压机、精密冲压模具(模具刃口宽度≤50mm);
· 间距选择:5-10mm——5mm 间距能检测细手指(如儿童手指或成人小指),10mm 间距能覆盖大部分成人手指,且误报率相对较低;
· 案例:某电子厂的端子冲压机,之前用 20mm 间距的光栅,操作员的小指曾从光轴缝隙中穿过,险些被夹伤;换成 10mm 间距后,再无类似隐患,且小端子(直径≥15mm)通过时不会误报。
(二)中危场景:半自动送料、中型模具,选 10-15mm 间距
这类场景中,工件通过半自动送料机构输送,操作员伸手频率低,主要防手掌或手臂误入,可适当放宽间距:
· 适用设备:中型冲床(吨位 100-300 吨)、板材冲压机、模具刃口宽度 50-100mm 的设备;
· 间距选择:10-15mm——15mm 间距能检测成人手掌(手掌厚度通常≥20mm),且能兼容大部分中小型工件(如直径≥20mm 的冲压件),避免频繁停机;
· 案例:某五金厂的板材冲压机,用 15mm 间距的光栅后,既能防止操作员手臂误入,又不影响 300mm×200mm 的板材正常送料,生产效率比用 10mm 间距时提升 8%。
(三)低危场景:自动送料、大型模具,选 15-20mm 间距
这类场景中,工件完全由自动送料机构输送,操作员无需伸手进入危险区,主要防意外闯入(如身体部位或大型工具),可选较大间距:
· 适用设备:大型冲床(吨位≥300 吨)、自动化冲压生产线、模具刃口宽度≥100mm 的设备;
· 间距选择:15-20mm——20mm 间距能检测成人手臂(手臂直径≥30mm)或大型工具(如扳手、钳子),且对大型工件(如 1 米以上的板材)的通过性更好,几乎无干扰;
· 案例:某汽车零部件厂的自动化冲压线,用 20mm 间距的光栅后,既能防止维修人员意外闯入,又不影响汽车门板(1.5 米 ×0.8 米)的自动输送,日均误报次数≤1 次。
冲压场景风险等级 | 适用设备类型 | 操作特点 | 推荐光轴间距 | 防护目标 | 避免误报的工件尺寸 |
高危 | 小型冲床、端子冲压机 | 手动上料,频繁伸手调整 | 5-10mm | 防手指误入 | 工件直径≥15mm |
中危 | 中型冲床、板材冲压机 | 半自动送料,偶尔伸手 | 10-15mm | 防手掌 / 手臂误入 | 工件直径≥20mm |
低危 | 大型冲床、自动化冲压线 | 自动送料,无需伸手 | 15-20mm | 防身体 / 大型工具闯入 | 工件宽度≥30mm |
(一)别盲目追求 “小间距”
有些企业认为 “间距越小越安全”,但过小的间距(如≤5mm)会导致:
· 误报率升高:小粉尘、小颗粒(如冲压产生的金属碎屑)会遮挡光轴,频繁触发停机;
· 成本增加:小间距光栅的光束数量更多,价格比同防护高度的大间距光栅高 20%-30%。
除非是精密冲压(如电子元件冲压,需防细手指),否则无需选≤5mm 的间距。
(二)结合模具高度调整 “防护高度”
光轴间距确定后,防护高度也需适配模具:
· 防护高度需覆盖从工作台面到上模最低点的垂直范围,通常比最大模具高度高 10-15cm(如最大模具高 15cm,防护高度选 30cm);
· 若模具高度变化大(如可更换不同高度的模具),需选可调节防护高度的光栅,避免因模具过高导致顶部盲区。
安全光栅用在冲压设备的光轴间距,核心是 “按风险匹配精度”—— 手动上料的高危场景选 5-10mm,半自动送料的中危场景选 10-15mm,自动送料的低危场景选 15-20mm。选对间距,既能确保手指、手掌不被漏检,又能避免因间距过小导致的误报,让冲压作业既安全又高效。
安协冲压设备专用安全光栅,提供 5-20mm 多档光轴间距可选,防护高度可定制,适配不同吨位冲床和模具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获取《冲压设备光栅选型指南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上门测量模具尺寸,推荐合适间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