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在金属加工车间、汽车涂装线、玻璃生产车间等场景中,测量光栅常面临 “反光干扰” 的难题 —— 金属工件的镜面反射、涂装后的车漆反光、玻璃的透明反光,都会让光栅的接收器误将反射光当作正常检测光,导致测量数据不准(如误判工件尺寸、漏检物体),甚至引发设备停机。抗反光干扰技术是测量光栅在这类场景中稳定工作的核心,通过特殊的光路设计、信号处理算法,让光栅 “分清” 正常检测光与干扰反光,确保测量精度不受影响。
测量光栅的工作原理是 “发射器发光→光束穿过检测区域→接收器接收光”,若检测区域内有高反光物体,部分光束会被反射回接收器,形成 “干扰信号”。这种干扰有两个特点,导致传统光栅难以应对:
(一)干扰光与检测光 “高度相似”
反光物体反射的光束,波长、频率与发射器发出的检测光接近,接收器若没有特殊识别能力,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—— 比如金属板材反射的光,与测量光栅的红外检测光波长仅差 5nm,传统接收器无法区分,误将反射光当作 “未被遮挡的检测光”,导致漏检工件边缘。
(二)干扰场景 “复杂多变”
不同场景的反光强度、角度差异大:
· 金属加工车间:不锈钢板的镜面反射强度高,反射角度固定(与入射角度对称);
· 汽车涂装线:车漆的漫反射强度低,但反射范围广(多角度都有反光);
· 玻璃车间:透明玻璃的反光兼具镜面反射和透射反射,干扰更复杂。
某汽车零部件厂曾用普通测量光栅检测不锈钢工件尺寸,因反光干扰,测量误差达 ±3mm,远超行业要求的 ±0.5mm,无法正常使用。
(一)光路设计:让干扰光 “进不来”
通过优化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光路结构,减少反光进入接收器的概率,这是抗干扰的基础:
1. 倾斜安装设计
将测量光栅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倾斜 10°-15° 安装(而非完全正对),让反光物体反射的光束偏离接收器的接收角度 —— 比如检测不锈钢板时,发射器发出的光束以 15° 角入射,反射光会以 15° 角向另一侧反射,不会进入正对面的接收器,从源头减少干扰。
某不锈钢制品厂采用倾斜安装后,反光导致的误判率从 80% 降到 5% 以下,测量精度恢复正常。
2. 窄视角接收器
普通接收器的接收视角宽(约 30°),易接收多角度的反光;抗反光光栅的接收器采用 “窄视角设计”(视角≤5°),仅接收沿特定路径(发射器→检测区域→接收器)的检测光,其他角度的反光被排除在外。
比如在玻璃车间,窄视角接收器能避开玻璃表面的漫反射光,只接收穿过玻璃的透射光,准确检测玻璃的厚度。
(二)信号处理:让干扰光 “被过滤”
即使有少量反光进入接收器,通过信号处理算法也能将其过滤,确保检测数据准确:
1. 频率编码技术
给发射器发出的检测光 “打上专属频率标记”(如 100kHz 的调制频率),接收器只接收对应频率的光信号 —— 反光物体反射的光没有频率标记,会被当作干扰信号过滤。
这种技术对金属镜面反射的干扰效果尤为明显,某五金厂用频率编码的测量光栅后,不锈钢工件的测量误差从 ±3mm 降到 ±0.3mm,满足精密加工需求。
2. 动态阈值算法
接收器实时分析接收光的强度变化:正常检测光的强度稳定(波动≤5%),而反光的强度会随工件位置、角度变化(波动≥20%)。动态阈值算法会设定 “强度波动阈值”,当接收光的波动超过阈值,判定为反光干扰,不予处理。
在汽车涂装线,车漆反光的强度波动较大,动态阈值算法能有效过滤这类干扰,确保测量光栅准确检测车身尺寸。
(三)特殊涂层:削弱反光 “强度”
在测量光栅的发射器镜头和接收器镜头表面,涂覆 “抗反射涂层”(如二氧化硅增透膜),减少光束在镜头表面的反射损失,同时削弱外部反光的入射强度 —— 比如涂层能让反光强度降低 60%,即使有少量反光进入接收器,也达不到触发检测的强度阈值。
某玻璃深加工车间的测量光栅,镜头涂覆抗反射涂层后,玻璃反光导致的误报次数从每天 12 次降到 1 次以下,生产效率提升 15%。
应用场景 | 反光特点 | 推荐抗反光技术 | 技术优势 | 测量精度保障 |
金属加工车间(不锈钢) | 镜面反射,强度高、角度固定 | 倾斜安装 + 频率编码 | 从源头避反光,精准识别检测光 | 误差≤±0.3mm |
汽车涂装线(车漆) | 漫反射,强度低、范围广 | 动态阈值算法 + 窄视角接收器 | 过滤波动反光,聚焦有效信号 | 误差≤±0.5mm |
玻璃车间(透明玻璃) | 镜面反射 + 透射反射,干扰复杂 | 抗反射涂层 + 频率编码 | 削弱反光强度,标记检测光 | 误差≤±0.2mm |
家电外壳车间(塑料件) | 弱反光,随颜色变化(黑 / 白) | 动态阈值算法 + 倾斜安装 | 适配颜色反光差异,稳定检测 | 误差≤±0.4mm |
(一)根据反光类型选技术
· 镜面反射(如金属、玻璃)优先选 “倾斜安装 + 频率编码”,从光路和信号两方面抗干扰;
· 漫反射(如车漆、塑料)优先选 “动态阈值算法 + 窄视角接收器”,通过算法过滤波动反光。
(二)安装时校准角度
倾斜安装时,需用角度仪校准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倾斜角度(通常 10°-15°),角度偏差超过 2° 会影响抗干扰效果 —— 某机械厂安装时因角度偏差 3°,抗反光效果下降 40%,重新校准后恢复正常。
(三)定期清洁镜头涂层
抗反射涂层若附着粉尘、油污,会削弱抗反光效果,需每周用酒精棉片轻轻擦拭镜头,避免涂层磨损(严禁用硬布擦拭,防止涂层脱落)。
测量光栅的抗反光干扰技术,是 “硬件设计与算法优化” 的结合 —— 通过光路倾斜、窄视角、抗反射涂层减少反光入射,再通过频率编码、动态阈值过滤剩余干扰,让光栅在高反光场景中仍能保持高精度测量。在金属、汽车、玻璃等行业,选对抗反光技术的测量光栅,才能避免因干扰导致的生产中断和质量问题。
安协测量光栅搭载多维度抗反光干扰技术,支持根据场景定制方案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获取《抗反光干扰技术手册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上门测试适配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