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自动化装配线像一条不停运转的 “钢铁长龙”,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,传送带飞速输送工件,拧紧机、压装机按秒计时完成操作。但这条高效生产线的背后,藏着不少 “隐形陷阱”:人员误入机械臂运动范围、手指伸进零件定位工装、物料卡滞引发设备异常…… 安全光栅就像一道 “智能防护网”,能在不影响生产节奏的前提下,及时阻断危险,成为自动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安全屏障。
机械臂是装配线的 “主力”,从抓取零件到拧紧螺丝,运动轨迹复杂且速度快(每秒可达 1-2 米)。安全光栅的防护作用体现在这三个方面:
· 动态防护边界:在机械臂工作半径外 1 米处,用光栅围出一个 “警戒圈”。当人员靠近时,机械臂先减速(距离 50cm 时),再逐步停止(距离 30cm 时),避免突然停机影响节拍。某汽车发动机装配线曾发生过操作员伸手取掉落零件时,被机械臂轻微碰撞的情况,安装光栅后,机械臂会提前减速,类似隐患彻底消除。
· 区分人与物料:通过智能算法,光栅能识别进入区域的是人体(如手臂)还是物料(如传送的零件盒),只对人体触发防护,不会因物料通过频繁停机。这比传统防护栏灵活得多 —— 防护栏要么全封闭(影响上料),要么半开放(有安全漏洞)。
· 多臂协同防护:多条机械臂协同作业时,光栅能联动控制:若 A 臂区域有人员进入,不仅 A 臂停止,相邻的 B 臂、C 臂也会暂停,防止其他机械臂运动时造成二次危险。
装配线的工装夹具和输送设备看似转速慢,却容易造成夹伤或卡滞事故,安全光栅在这里能发挥 “细节防护” 作用:
(一)零件定位工装:挡住伸向夹缝的手
轴承压装、卡扣装配等工位,工装夹具会有闭合动作,缝隙最小处仅 5-10 厘米。在工装上下方安装小型光栅(高度 30-50cm),当手指或工具伸入时,立即暂停压装动作。某家电装配线用这种方式,一年内减少了 6 起手指夹伤事故。
(二)传送带接驳处:检测异常凸起
两条传送带的接驳处若有零件掉落、堆叠过高,可能导致卡滞。光栅安装在接驳处上方,检测高度超过正常工件 2cm:
· 正常工件通过时,高度在安全范围,不触发防护;
· 若有零件堆叠或异物凸起,立即停机并报警,避免传送带因卡滞损坏电机。
某电子厂的主板装配线曾因一颗螺丝卡在接驳处,导致传送带跑偏,停产 1 小时,安装光栅后,这类故障能在 10 秒内被发现,损失降到最低。
装配线场景 | 危险点特征 | 推荐光栅类型 | 核心防护功能 |
机械臂焊接工位 | 高温、弧光干扰、大范围运动 | 抗弧光安全光栅 | 动态减速、多臂联动、区分人与工件 |
小型零件压装工位 | 狭小夹缝、高频次动作 | 小型紧凑光栅 | 快速响应(≤20ms)、防夹伤 |
重型部件输送线 | 重载、传送带接驳处 | 宽幅光栅(拼接) | 检测超高、异物卡滞、联动急停 |
人工辅助上料工位 | 人机交互频繁、空间开放 | 可调节防护范围光栅 | 分级预警(预警区报警、危险区停机) |
· 不牺牲生产效率:传统防护栏需要频繁开关,影响上料速度;安全光栅是非接触式防护,人员在安全范围操作时,设备正常运行,效率提升 15%-20%。
· 数据化管理:智能光栅能记录防护触发次数、位置,帮助管理人员分析哪个工位容易出现违规操作,针对性优化流程。某工厂通过数据发现,某上料工位每周触发防护 10 次,排查后发现是工装设计不合理,改进后触发次数降到 1 次 / 周。
· 适应柔性生产:当装配线切换产品型号时,光栅可通过编程调整防护范围(如机械臂运动半径变化),无需重新安装,切换时间从 1 小时缩短到 5 分钟。
自动化装配线的高效运转,离不开安全光栅的 “隐形守护”。它既能精准识别危险,又能灵活适配人机协作场景,解决了 “安全与效率难平衡” 的行业痛点。从机械臂到大输送线,从高温焊接到精密压装,安全光栅正在成为自动化生产的 “标配安全设备”。
安协针对自动化装配线推出全系列安全光栅,支持动态防护、抗干扰设计,适配焊接、压装、输送等全场景。访问官网(www.anxiekeji.cn)可获取《装配线安全防护方案》,或联系技术团队上门勘测,定制防护方案。